網站首頁 法律生活 法律職場 糾紛問題 法律經濟 律師解答 合同範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投毒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欄目: 刑事立案 / 發佈於: / 人氣:2.58W

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爲。 目前我們國家的刑法中不再用投毒罪這個名稱了。時兩高將投毒罪修改爲投放危險物質罪,取消了該罪名。那麼,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投毒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一、投毒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必須是投放的危險物質足以危害社會不特定公衆人身和財產安全才可以。比如:一是將危險物質投放於供不特定人飲食的食品或飲料中;二是將毒物投放於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釋放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如果只是將毒物投放於特定人食用的物品中,涉嫌的罪名是故意殺人罪而不會是投放危險物質罪。

另外,該罪屬於危險犯,其成立並不需要出現不特定多數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財產遭受毀損的實際結果,只要行爲人實施了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爲,且其行爲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可以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了。

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投放危險物質沒有造成嚴重後果,處三到十年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的,可能會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構成要件

1、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爲本罪主體。

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週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爲故意。既可以出於直接故意,也可以出於間接故意。所謂故意,也就是行爲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爲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傷或公私財產的大量損失,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投毒的動機可以是各種各樣,但不同的動機並不影響定罪。

3、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要件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實施的故意殺人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行爲人實施了投放毒害性 、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爲。

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實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爲。

其一,行爲人投放的必須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類、水產養殖物安全的危險物質。其中,毒害性物質是指含有毒質甚至腐蝕性的有機物或者無機物,如砒霜、敵敵畏、氰化鉀、西梅脫、硝酸、硫酸、1059劇毒農藥等;放射性物質是指通過原子核裂變時放出的射線發生傷害作用的物質,如鐳、鈾、鈷等放射性化學元素;傳染病病原體是能夠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如炭疽、霍亂等傳染病病菌、病毒。鴉片、大麻、嗎啡等雖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

其二,投放行爲必須危害公共安全。即該行爲已經對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或嚴重損害後果。或者己威脅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

本罪是危險犯,其成立並不需要出現不特定多數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財產遭受毀損的實際結果,只要行爲人的行爲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存在即可。

投放行爲的主要方式:一是將危險物質投放於供不特定人飲食的食品或飲料中;二是將毒物投放於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釋放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

因爲投放危險物質罪屬於危險犯,所以在立案標準上,只要行爲人實施了投放危險物質的行爲,且其行爲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可以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了。而犯此罪,根據是否有造成嚴重後果,對行爲人的處罰也不一樣,若是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則處3-10年有期徒刑,若是造成了嚴重後果則可以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以及死刑。

Tags:投毒 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