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生活 法律职场 纠纷问题 法律经济 律师解答 合同范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政府采购变更合同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栏目: 网购政策 / 发布于: / 人气:1.72W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一部新的法律法规的执行,都会经历一个普法的阶段,然后自上而下地普及、熟悉、学习。特别是与新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的人,会足够重视其学习。下面,本站将重点介绍并分析与政府采购变更合同等问题相关的法条。

政府采购变更合同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问题作出了特别规定,即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立法目的

明确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的原则和条件以及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后责任如何承担。

政府采购合同虽然是一种民事合同,由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签订。但是,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依据是经过法定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确定的中标、成交结果,这个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都不能非法改变。基于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性,必须禁止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同时,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由于采购人或者供应商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情况的发生。在这种情况发生后,政府采购合同就不能继续履行,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如果上述情况是由于采购人或者供应商的原因造成的,因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基于以上考虑,本法对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本法规定的含义

本法关于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的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这是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的任何一方,都无权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如果没有出现继续履行合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双方即使协商一致,也不得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2、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这是采购人和供应商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无论什么原因,一旦出现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采购人和供应商双方都有义务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造成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因,既可能出自采购人,也可能出自供应商,无论出自哪一方,只要因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就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执行本法关于政府采购合同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的规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由采购人和供应商依法决定。

在本法起草过程中,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由谁决定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由政府采购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另一种意见主张由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批准。经过研究,本法采纳了前一种意见,即要求在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当然,作为法定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实施监督。

2、变更、中止或者终止政府采购合同,采购人与供应商当协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自行作出决定。

综上,通过对关于政府采购变更合同等问题相关法条的立法目的、具体含义以及在执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新的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以及实际中运用的领域。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部法律法规的其他内容,可以咨询专业人士,以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