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生活 法律职场 纠纷问题 法律经济 律师解答 合同范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义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栏目: 合同法规 / 发布于: / 人气:1.33W

一、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义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义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针对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义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这要分三种情况:

一种是未成年子女纯获益的合同。纯获益行为就是无需支付对价而获得利益的行为。典型的有:无条件的赠与、免除债务等。我国民法典规定,一般未成年人与他人订立的合同,与他人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需要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有效,反之则归为无效。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纯获利益的行为,如接受赠与等,无需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因此,法定代理人为未成年子女签订的纯获益合同显然有效。

第二种是无须未成年承担责任的普通合同。典型的有:童星推广合同、模特表演合同等。尽管文娱、体育类工作不禁止未成年的参与,但这类合同要注意维护未成年身心健康成长,充分考虑到合同权利义务的均衡,义务的履行不能超出未成年的承受能力,侵害了他们正常的权益,否则这类合同有可能被判定为无效合同。父母在注意到维护子女身心健康基础上,为子女利益和今后发展前途所订立的这些合同是有效的。

第三种未成年可能要承担不利后果的合同,这类合同通常会被判定为无效。典型的如广告代言合同、未成年名下房屋的抵押合同等。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二、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有哪些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三、最新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