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生活 法律职场 纠纷问题 法律经济 律师解答 合同范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 ​在什么情形下

栏目: 法律常识 / 发布于: / 人气:1.17W

在什么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什么情形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约定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自愿解除合同的权利。当事人约定解除合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协商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为目的,经协商一致,订立一个解除原合同的协议。二是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某种情况,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有解除合同的权利。解除权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也可以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约定;可以约定一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可以约定双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对此,《民法典》第562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而约定解除是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一方当事人的行为不能导致合同解除。联系在于,约定解除可以对法定解除作补充,如约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中的任何一项规定的,不论程度如何,另一方当事人均可解除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1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据《民法典》第180条的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有时只是暂时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的目的,只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

②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预期违约降低了另一方享有的合同权利的价值,允许受害一方解除合同,对自己尚未履行的合同可以不必履行,有利于保护受害一方的合法权益。

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正当理由,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仍未履行合同债务;或者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债务人在债权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只有迟延履行主要债务,且经催告后债务人仍然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迟延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是指迟延的时间对于债权的实现至关重要,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合同将导致合同目的落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其他违约行为,主要指违反的义务对合同目的的实现十分重要的违约行为。

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2款的规定,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本文来源: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典》合同编热点问题200问]

Tags: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