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法律生活 法律職場 糾紛問題 法律經濟 律師解答 合同範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中國新刑法對外國公職人員行賄罪判幾年?

欄目: 刑事處罰辯護 / 發佈於: / 人氣:1.7W

中國新刑法對外國公職人員行賄罪判幾年?

一、中國新刑法對外國公職人員行賄罪判幾年?

1、對外國公職人員行賄罪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爲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爲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2、外國公職人員係指外國無論是經任命還是經選舉而擔任立法、行政、行政管理或者司法職務的任何人員;以及爲外國,包括爲公共機構或者公營企業行使公共職能的任何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係指國際公務員或者經此種組織授權代表該組織行事的任何人員。

二、對外國公職人員怎麼認定?

1、判斷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性質,不能受傳統職務犯罪司法實踐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形式要件約束,應重點從相關僱員隸屬的公共機構以及其具體實施的職能是否具有公務屬性的實質角度進行司法判斷。

2、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屬於公共機構,只要其隸屬人員實施的行爲屬於行使公共職能,就應認定爲外國公職人員。

公營企業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更難認定。這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

(1)公營企業定性困難。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實踐中,國家資本出資設立的企業包括國有資本全資擁有、控股、參股、不直接持股但實際控制等多種形式,究竟何種國家資本出資企業的形式屬於公營企業,各國的司法實踐均存在疑問。

(2)公共職能辨識困難。

企業本質上是市場中的平等經營主體,究竟何種經營行爲能夠認定爲公共職能屬性,同樣存在疑問。對此,公營企業中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應當採取限制性解釋,即公營企業是指外國國家資本全資擁有的企業,其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應當限定爲履行公營企業管理職能的僱員。

任何公民都不得對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是外國公職人員等實施行賄人員。工作人員在遇到他人向自己行賄的時候,不得收取賄賂,否則可能會被受賄罪。有充分證據證明自己身邊有人行賄、受賄的,可以到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等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