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法律生活 法律職場 糾紛問題 法律經濟 律師解答 合同範本 法律科普 其他法律

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

欄目: 土地徵收 / 釋出於: / 人氣:2.35W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對農村的發展支援力度一直很大,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很快。很多地方都對老舊農村進行改造,統一建成質量好的新房屋。對於農民,國家要給一定的房屋補償,這樣可以將其農民生活的負擔。那麼,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學習瞭解下。

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

一、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標準是多少?

房屋拆遷補償價由被拆房屋的價格、裝修費、搬遷費和安置費等費用構成的。

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按照前述區域內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內確定。戶均安置面積,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水平、農民居住情況確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係、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佈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徵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徵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的原則是什麼?

1、政府支援、農戶自願: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府予以政策支援,充分整合可用資源,同時要充分尊重困難農戶改造危房的意願,調動群眾自主建房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力更生建設家園。

2、統籌規劃、節約用地:摸清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數量,區別輕重緩急,實行統籌規劃,分批實施。新建農房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村規劃和農房設計要求,儘量安排利用村內空閒用地、閒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進行建設,做到一戶一宅、建新拆舊。

3、經濟適用、確保安全: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農戶承受能力,嚴格控制建房面積和標準,引導和幫助農戶建設安全經濟、美觀適用的房屋。

4、政策公開、陽光操作:規範操作程式,堅持政策公開、物件公開、補助標準公開,通過民主評議、張榜公示等方式,實行陽光操作。

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村民會被安置到合適的地方暫時生活。對於搬遷的村民,國家要給補償。目前新農村規劃房屋補償標準大概是每平米400到700元左右。等新農村建設完畢後,村民還搬回來居住。而補償款在徵收房屋之初就應該支付給村民。村民沒有拿到補償款的,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